历史文化学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宣讲活动
5月18日,由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主办、2017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班级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宣讲活动在大礼堂广场西侧、文物馆和历史文化学院一楼同步开展。历史文化学院领导老师、开封市博物馆志愿者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全校师生宣讲考古文博知识,带领大家感受和探索博物馆的奥秘。大礼堂宣讲会场,内涵丰富的宣传页和展板绘画吸引了同学们的围观学习,并积极地参与到有奖答题“文博知识我来答”游戏活动环节。
文物馆宣讲会场,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近距离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通过珍贵的文物与历史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跨时空交流。此次活动,历史文化学院邀请了开封市博物馆志愿者胡刚健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古代的通天神器——水运仪象台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的讲座,精彩生动地讲述了水运仪象台的前世今生,契合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历史文化学院一楼宣讲会场,陶器修复展也在有序进行。考古学专业教师李彬森为同学们讲解了陶器、石器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两种器物对研究人类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在接触到陶器和石器的制作工具时,纷纷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上一条:【讲座通知】中国动物考古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条:何毓灵研究员在历史文化学院做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