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00091
课程名称:田野考古方法
英文名称:Archaeology in the Fieldwork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4
学 分:2
适用对象:博物馆学专业第3学年第1学期
先修课程:中国考古学(一)~(四)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基本理论和调查、发掘的方法。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参加田野考古实践之前的先修课程,属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定义及学科定位和工作方式,熟悉了解田野考古工作过程及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第二章地层学与类型学 掌握地层学与类型学的基本内容,熟悉了解运用地层学与类型学进行研究的步骤方法。
第三章考古调查 掌握考古调查的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熟悉了解考古调查的准备工作和步骤方法。
第四章探方发掘 掌握考古发掘的工作方法,熟悉了解如何辨别土质土色,如何区分堆积层次。
第五章墓葬发掘 掌握墓葬发掘的注意事项,熟悉了解各类墓葬的发掘方法,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方法。
第六章几种重要遗存的发掘与清理 掌握重要遗存发掘的注意事项,熟悉了解各类遗存的发掘方法,相关遗存的鉴定方法。
第七章室内整理 掌握室内整理的工作方法,熟悉了解室内整理的工作内容。
第八章遗物绘图 掌握考古发现遗物的绘图方法,熟悉了解相关投影原理。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就田野考古方法、技术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环节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4
0
第二章 地层学与类型学
3
1
第三章 考古调查
8
第四章 探方发掘
2
6
第五章 墓葬发掘
第六章 几种重要遗存的发掘与清理
第七章 室内整理
第八章 遗物绘图
19
16
36
八、考核方式
1.闭卷笔试。占总分值的70%。
2.平时作业、出勤等。占总分值的30%。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田野考古学》,冯恩学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参考书:《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曹兵武编著,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
《大考古:考古·文明·思想》,中国文物报社编著,济南出版社,2004年6月。
十、说明
可以根据选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大纲制订人:张玲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6年8月
上一条:《文物保护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司艺 下一条:《科技考古j基础实验》实验大纲 金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