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基本办学理念。 在此理念下,中心所依托的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实践和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协同培养高素质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较高,需要通过田野考古调查、田野考古发掘来获取研究资料,需要运用若干自然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寻找和探测考古遗存,采集信息、提取信息、储存信息,需要使用先进而精密的大型仪器设备对出土品的年代、原料、成分、产地、工艺等问题进行分析,需要采用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多种方法对考古遗存、博物馆藏品进行保护,需要适应文博领域发展新趋势充分运用非线性编辑、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用活文物、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效益。基于以上原因,本中心开展多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和国家战略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为目的,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互补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启迪创新为目标的系统工程。 河南大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看作是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以此提出“以一流的实验室为支撑,加速推进建设‘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高水平大学”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河南大学关于制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学校在《第十六届八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倡推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注重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中心的实验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秉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融基础教学、专业训练和创新实践为一体,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田野、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探索建立有中原特色、符合考古等学科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打造一支能满足当代考古实验教学需要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实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