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测量与绘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00092
课程名称: 文物考古测量与绘图
英文名称: Archaeology Plotting and Drawing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 学 时: 36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4
学 分:2
适用对象: 博物馆学专业第3学年第2学期
先修课程:中国考古学(一)~(四)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文物考古测量与绘图工作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参加田野考古实践之前的先修课程,属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测量与绘图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物考古测量与绘图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 考古测量
第一章 绪论 掌握考古测量的基本理论。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章 水平距离的测量 掌握水平距离测量的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章 高差、高程的测量 掌握高差与高程的测量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章 罗盘仪测量 掌握罗盘仪测量的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五章 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的应用 掌握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的应用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编 考古绘图
第一章 绪论 掌握考古绘图的基本理论。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章 考古绘图基础知识 掌握考古绘图的基础知识。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章 器物绘图 掌握各类器物的绘图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章 遗迹绘图 掌握遗迹绘图的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第五章 三维绘图 掌握三维绘图的方法。熟悉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就文物考古测量与绘图、技术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环节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第一编 考古测量 第一章 绪论
2
0
第二章 水平距离的测量
1
第三章 高差、高程的测量
第四章 罗盘仪测量
3
4
第五章 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的应用
第二编 考古绘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考古绘图基础知识
第三章 器物绘图
7
9
第四章 遗迹绘图
5
6
第五章 三维绘图
10
26
36
八、考核方式
1.闭卷笔试。占总分值的70%。
2.平时作业、出勤等。占总分值的30%。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考古测量》,王树林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考古绘图》,马鸿藻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参考书:《田野考古学》,冯恩学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曹兵武编著,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
《大考古:考古·文明·思想》,中国文物报社编著,济南出版社,2004年6月。
十、说明
可以根据选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大纲制订人:张玲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5年8月
上一条:《中国古代玉器》教学大纲 下一条:《文物保护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司艺
【关闭】